這邊查看的是 Nvidia Quadro P系列。
這邊查詢的資料也是從網路蒐集來的,有錯還請指教。
(圖來自參考網址:http://www.coolpc.com.tw/phpBB2/viewtopic.php?p=622853)
關於顯卡/繪圖卡,最重要的事要先參考 GPU 核心 再來會到 記憶體的部份。
先看到GPU架構方面,是採用Pascal架構。
NVIDIA Pascal是為了特殊目的量身打造,可以達到GPU加速運算的目的。
1) NVDIA CUDA 最多可已用到 3840個核心。
2) 目前為止,是最強大的GPU運算架構。
還有很多看不懂的專業名詞,
基本上關於採購上,優先考慮的是 NVDIA CUDA 使用的核心數。
再來看到Memory 部份,幾乎都已經使用到GDDR5 系列。
這部份就要參考使用的頻寬,越大效能越好。
以GDDR5/128-bit & GDDR5/192-bit & GDDR5/256-bit & GDDR3/256-bit 來看。
GDDR 5 (3600MHz) / GDDR3 ( 1800MHz)
公式: (參考網址內容)
匯流排頻寬 * 記憶體資料傳輸速率 = 記憶體頻寬(bit) / 8 = 記憶體頻寬
計算方法:
1) 128 bit * 3600MHz = 460800 Gb/s = 57600 GB/s = 57.6 GB/s
2) 192 bit * 3600MHz = 691200 Gb/s = 86400 GB/s = 86.4 GB/s
3) 256 bit * 3600MHz = 921600 Gb/s = 115200 GB/s = 115.2GB/s
4) 256 bit * 1800MHz = 460800 Gb/s = 57600 GB/s = 57.6 GB/s
**記憶體時脈一樣,例如GDDR5 都是 3600MHz時,
只要匯流排頻寬 XXX bit 越大,記憶體頻寬就越大,效能就越佳。
所以再配主機時,匯流排頻寬也是必須考慮的點之一。
規格內有一個single precision (FP32) 這個是 精度浮點數,
現在還有雙精度浮點數single precision FP 64 。
這邊應該是比較重要的差異。浮點數運算能力。
因為CPU & GPU最大差異在內部計算單元的差異 與 處理方式不同。
CPU,可以支持不同的精度浮點運算。
GPU,針對單精度(FP32 Core) &雙精度(FP64 Coe)就不需有不同的運算單元。
目前我們這邊參考的Pascal架構中,FP 64 與 FP 32的比例約為1:2。
最低規的則是 1 : 32。
(圖來自參考網址:Nvidia GPU的浮点计算能力(FP64/FP32/FP16))
接著看到規格部份, 3.0 TFLOPs 浮點數計算能力怎麼算出來?
公式:
GPU Core數量 * GPU Boost頻率 *核心數。
這個公式下可以取得單位時間內能處理的浮點數計算次數。
EX: (參考網址)
FP 32 Cores * GPU Boost 頻率 * 核心數 =
> 1792 * 1.48 GHz * 2 = 5.3 TFLOPs
FP 64 Cores * GPU Boost 頻率 * 核心數 =
> 3584 * 1.58 GHz * 2 = 10.6 TFLOPs
我們看到的 3.0 TFLOPS 就是這樣計算出來的,所以可以依規格反推。
Power Connector 可以看到電源連接器部份
有的是 N/A 表示不用外接電源
有的是 6Pin以上,這個是指外接電源的腳位。
這部份要注意主機建議增添的Support LIST規格,
不然會很難加裝或者不能使用。
Max Power部份可以看到使用的W很低,
因為這也是設計過的,這規產品在W上的消耗不是太高。
Form Factor
Single Slot 單一槽
Low-Profile就是所謂的短版設計(特殊矮版設計-長度約16cm)。
Display Connectors
這部份就是顯示器連連接槽。
(N代表數量)
N * Mini DisplayPort (MDP)
N * DisplayPort (DP)
另外還常會看到 1D1P / 1D2P / 2D2P
這接也是再說這張卡的連接
看圖片比較快。下圖就是1D2P
1D 就是指 1個DVI
2P就是提供兩個DP Port 作為連接使用。
這邊介紹的只是我怎麼看這個設備規格。
更多的資料可以查詢原價屋網站or查詢Google。
後記:
這邊另外附上 原價屋介紹的顯卡與繪圖卡的介紹
http://www.coolpc.com.tw/phpBB2/viewtopic.php?f=71&t=44911
接孔的差異
(圖片來自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digital/j8629yq.html)
DP 介紹 (DVI的繼任者)
https://kknews.cc/zh-tw/digital/j8629yq.html
Mini DP 的介紹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Mini_DisplayPort
<本篇完 >
參考網址:
http://www.nvidia.com.tw/object/gpu-architecture-tw.html
http://www.coolpc.com.tw/phpBB2/viewtopic.php?p=622853
http://www.coolpc.com.tw/phpBB2/viewtopic.php?f=71&t=171222&view=previous
https://blogs.nvidia.com.tw/2012/09/what-is-cuda-2/
https://blog.csdn.net/haima1998/article/details/78250143
https://cyubinetwork.com/2017/03/28/asus_esc4000_g3_g3s/